130幅城市复原图,窥见古地中海文明哪一面?

[复制链接]
查看1672 | 回复0 | 2023-11-15 16:17: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当我们阅读历史书籍,闭上眼睛想象古代人的生活时,最大的困难和最容易出现的错误不是古代人的活动本身,而是他们活动的场所。”古代城市复原图的重要作用便是让我们回到现场,用想象力带着肉体,亲身体验历史。

每经记者 石普宁    每经编辑 杨欢

XBMTEJUKFM1673788337798.thumb_head.jpg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杨欢 摄

城市的兴起看似不可阻挡,但千百年来,城市化有退有进。

有些城市的生死命运不被关注,可能是因为它们的规模、影响都比较小,而当巨无霸式的中心大都市也出现政治危机、经济萧条、人口离散的迹象,却马上会成为预告某种趋势的象征。回顾历史,那些名噪一时的城市,究竟经历了什么?

“当我们阅读历史书籍,闭上眼睛想象古代人的生活时,最大的困难和最容易出现的错误不是古代人的活动本身,而是他们活动的场所。”古代城市复原图的重要作用便是让我们回到现场,用想象力带着肉体,亲身体验历史。

法国建筑师、考古学家让-克劳德·格尔万(Jean-Claude Golvin)长期致力于古代遗迹的复原工作,是当今古代城市复原图制作领域的巨擘。自1989年起,他投入到以水彩描绘古代文化遗产的复原图中,目前已绘制从古代到中世纪的各类城市与纪念性建筑物的复原图超过1000幅。

s33475751-2.jpg

作者:让-克劳德·戈尔万/绘者让-克劳德·戈尔万 出版社:湖南美术出版社

这本《鸟瞰古文明——130幅城市复原图重现古地中海文明》(以下称《鸟瞰古文明》)是其最受欢迎的作品之一,已在全球多国发行。书中介绍了87个地区与城市,从公元前2500年直到公元5世纪,时间横跨3000年,其中不仅有被各类史书反复提及的重要城镇,也有曾经辉煌一时却被人遗忘的诸多地方。

每一幅图画都是成千上万条信息的结晶,甚至一幅图中浓缩了一座城市数佰年的历史。从书中,我们彷佛能够突破时间与地域的限制,在冬季温和多雨的地中海沿岸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01

依照历史的时间顺序来看,公元前3200年,古地中海文明首先在东岸的两河流域和南岸的埃及地区兴起。

在此提到古埃及,我们或许需要暂且遗忘金字塔。纵然这是一项丰功伟绩,但它们并不能反映出彼时一座典型的古埃及城市全貌。埃赫塔吞(前1352-前1338年,此时间指作者绘图所反映时期,下同)是书中能够较为完整反映古埃及城市形态且时间最为靠前的一座城市。作为替代底比斯的首都,该城市带有浓烈的规划色彩。

作为一座短命的首都,埃赫塔吞显然不如底比斯宏大,不过好在其城市结构得到了很好的保存,并带有古埃及城市的鲜明特色。与古埃及的大多数城市一样,埃赫塔吞坐落在尼罗河沿岸,一条“王者之道”贯穿城市南北,而在大道旁边则是各式建筑,包括王朝的行政机关与住所(“大宫殿”)、主神的神殿以及祭祀主神的附属宗教设施,而能否居住在城市中心则取决于社会等级——像雇佣来建设城市的劳动者,他们只能居住在城市开外,并单独形成了村落。

__1.jpg

埃赫塔吞的城市布局,其中,2为埃赫塔吞的宫殿,3为主神殿,12为劳动者的村落与墓地(图片为翻拍,下同)

__2.jpg

位于埃赫塔吞北方郊外的地区,越靠近主干道的房屋规模越大

至于能够完整反映两河流域文明的城市,书中最早的巴比伦也要到公元前600年,这也侧面反映出复原古代城市的难度。

毋庸置疑,彼时的巴比伦是一座伟大的城市,它的面积达10万平方千米,横跨幼发拉底河,西部的“新市”和东部的要塞化地区由一座桥梁相连接,是当时世界最大的城市之一。

插图所展现的东部地区主要由宫殿与祭祀建筑物构成,这里有被称作“古代世界七大奇观”之一的空中花园、“通天塔”巴别塔、沿着运河筑起的城墙、墙壁厚达25米的要塞等,无一都体现着这座城市的壮观。

__3.jpg

古代巴比伦,前面即为空中花园。需要说明的是,空中花园目前仍缺乏考古学方面的证据,这是根据建设者的意图与当时的建筑技术所描绘的想象图。

__4.jpg

以巴别塔之称而著名的大型金字形神塔。值得注意的是,该复原图没有像大多数图片一样将其描绘为一座圆形塔。

公元前2000年,地中海北岸的古希腊文明兴起。不过我们在此处可能无法以时间先后顺序为唯一的评判标准——因为书中的确展现了前1600年前后克里特岛,而要将视线落在公元前5世纪的雅典。这座城市展示出了足够的坚韧,即便已过去2500余年,雅典卫城的遗迹整体样貌也不曾改变。

很大程度上,这要归功于雅典当时的执政官伯利克里。希波战争后,雅典已为一片废墟,在他的委派下,雕刻家斐迪亚斯(希腊圣地之一奥林匹亚的宙斯神像为其代表作)作为总建筑师开始对卫城进行全面修整。这座城市的意义无需多言。毕竟,卫城中最先开始修建的帕特农神殿历经磨难,即便内殿荡然无存,其主体建筑至今还屹立在卫城,“当欧洲的艺术家遥想古代,画家们首先会描绘卫城”。

__5.jpg

插图5伯利克里与斐迪亚斯时代的雅典卫城

IMG_6673.jpg

雅典卫城现存的帕特农神殿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杨欢 摄

02

古罗马的城市是本书的重头戏,单从数量上来说,罗马帝国(前27~476年/1453年)时期的古罗马城市在此书中占比在一半以上,且广泛分布在地中海沿岸,甚至延伸到位于欧洲大陆的高卢地区。这至少反映出两点,一方面,此时的古罗马正值巅峰,横跨欧亚非三洲;另一方面,这些城市普遍留下的考古证据足以进行相关的复原工作。

得益于前人的研究,反映4世纪罗马城的绘制得相当详细,不仅有鸟瞰图,还有代表建筑物的细节图如古罗马广场、马克西穆斯竞技场、罗马哈德良陵墓、罗马神圣尤里乌斯神殿等,可谓是本书中展现出的最为全面的一座城市。

与前述的城市相比,罗马城显得尤为繁华,这从建筑之间的紧凑程度上便可看出。这座相传建于公元前753年的城市,在公元4世纪时已是蔚为大观,同时也留下了包括罗马王政时代(前753~前509年)与罗马共和国(前509~前27年)在内的时代印记。

__7.jpg

__6.jpg

罗马城局部

例如,公元前600年建立的古罗马广场,一直以来都是罗马市民生活的中心,这里曾是罗马主要道路交汇的地点,以此为延伸,陆续出现了多个广场以及各类建筑物,这些罗马皇帝们的广场,“500年间一直是统治地中海世界的城市政治中心。”

同样始于公元前6世纪的马克西穆斯竞技场是古罗马时期第一个竞技场,也是最大的一座,被视为大型综合性体育场的始祖。4世纪的马克西穆斯竞技场长621米、宽118米,可容纳大约20万人,除了能够进行战车竞速以外,更为夸张的是还可举办模拟海战比赛——竞技场下面装备了排水系统和注水系统,可以在短时间内灌注海水淹没整个赛场。

__8.jpg

马克西穆斯竞技场。一个有趣的细节是,标号为13的设施意在计数,当战车绕场7圈时,青铜制的海豚会倒过来

欣赏完罗马之后,让我们暂且将视线从意大利与伊利里亚沿岸移开而投向北非,在那里只有广义的“条条大路通罗马”,彼此之间的交流主要通过海运进行——当然,也包括战争。

曾经能够与罗马相颉颃并一度垄断了西地中海海运贸易的迦太基,在公元前146年被罗马军团彻底夷平之后于公元前27年重建。在本书展现的3世纪时期,迦太基已经成为罗达帝国最大的城市之一。

这座城市展现出了十足的罗马城市风采,一眼望去显得非常规整,“罗马人建立的新城与布匿人建立的旧城的差别在于秩序”。和罗马类似,主干道的交叉地点是广场,并伴有竞技场、剧场、浴室等公共设施。除开广场,整座城市在规划时被分成面积同样大的4个区域,且呈棋盘方格状,从而形成120个街区。

__9.jpg

罗马帝国时代的迦太基

03

将把视线进一步聚焦,放到带有强功能性属性,且位于罗马帝国边境线的城市。它们自然没有那么堂皇,但这两座小城的兴衰,直接见证了罗马帝国的兴衰。

成也征战,败也征战。当罗马帝国的奠基者凯撒洋洋洒洒写下《高卢战记》之际,他或许保持了过分的乐观。事实上,正是被罗马人称为欧洲三大蛮族之一的日耳曼人在日后与其他所谓的蛮族一道,踏平了罗马帝国。与此同时,这两座本来因为帝国兴盛而一度充满人气的城市也基本丧失了古罗马气质。

第一座城市名为萨尔堡,时至今日,它只是德国莱茵兰-普法尔茨州西部的一个县,被称作特里尔-萨尔堡县。这座城市的位置已经极大地远离了地中海,要塞旁的壕沟与围墙无时不在提示着这里处在罗马帝国国界墙旁。即便是在鼎盛时期的2世纪,萨尔堡的居民最多也只有2000名。在守护罗马边境近160年后,面对日耳曼人的入侵,罗马人在260年前后放弃了界墙的古老防卫线,萨尔堡的要塞和住宅也化为废墟。

__10.jpg

萨尔堡的要塞及周边的居民区,要塞的正中央是指挥部

以手工业与商业为主的布利耶斯布吕同样是一座小城,其市中心仅有0.15-0.2平方千米,沿着干线道路形成长700-800米的聚居地,需要和共处于此区域的别庄赖恩海姆共享河谷。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之所以能够称作城市,在于布利耶斯布吕拥有较为完善的功能,包括颇有气场的公共浴场以及其他城市便民设施。以这座小城为模板,罗马帝国在高卢三省及日耳曼地区形成了城市网络。随着罗马帝国的衰落,这里在建成近400年,也就是430年前后终被遗弃。

__11.jpg

从西南侧眺望布利耶斯布吕,可明显观察到干线道路旁的聚居地

__12.jpg

面包店兼面粉磨坊的工作场景

事实上,就在布利耶斯布吕被废弃的大约20年前,辉煌的罗马正在遭受西哥特人的洗劫,在此之后,罗马先后又被汪达尔人(455年)和勃艮第人(472年)入侵,并终止易主,成为了于493年建立的东哥特王国的一部分,直到后来才又被东罗马帝国征服——过眼烟云之间,都是后话。

话题再回到《鸟瞰古文明》中,对于书中的130幅城市复原图而言,本文所展示的城市难免挂一漏万。然而,我们的目的却也并非旨在来一场古地中海文明的走马观花,而是力求既能“仰观宇宙之大”,又能“俯察品类之盛”。用作者的话来说,就是“我们获得了观察历史的另一个视角,不失为一种有趣的智力体验。”



OPQLPYESL96ADNNXUUYN9M8FDTDFDAEVRTDFYEKUBXD0QK97P.png



该会员没有填写今日想说内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