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管理局»论坛 西史辨伪 论术 查看内容

0 评论

0 收藏

分享

刨根问底思维与解决问题思维间的缠斗(二)

本帖最后由 盘楚 于 2025-8-29 05:54 编辑

二、主线观察
    屏蔽标签层面讨论,“科学”往往被认为神圣不可侵犯。
    “可质疑、可证伪”往往也是这些“神圣不可侵犯”者们的口头禅。
    这种既要又要的表演背后诡异的心态,应当深扒。

1.被工具的“科学”
   
当“科学教”徒,把“科学”当天枰,当大棒时,他们自己怎样看“科学”。
(1)作为知识
   
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关于物理世界、自然规律和社会的有组织的知识,尤其是通过观察和检验事实获得的知识;通过研究导出这些知识]
引文截图120521 120521science.png
    尽管“科学”不是全部知识,不可否认“科学”生产知识,但,“知识”只是终点,有必要查看一下,带有某种圣神气质“生产”的起点。

    因为“人”(心术)的因素,并非所有“科学”拥趸们的采用一致的思维方式。

(2)作为婢女
    教徒生造了一个“科学”的起点:认识上帝创造的世界的动机催生了科学。
【参见截图120510】
    这类“科学”拥趸们主动宣告了“科学”与“科学”含义一、二、三无关,他们只需要第四含义无可辩驳的“赞同、认同”,他们需要“科学”作为护甲,及发展教众的牧词。
引文截图120522 120522科学是一种宗教.png
    当然,作为教会护甲,作为教众诱导牧词,没有居高临下的感觉,作为婢女则刚刚好。
引文截图120523 120523文化与科学传播的典范.png
    打不过就加入,并不是一种口头功夫;
    动用诡辩术(仿数学等式传递看似等价<实则扭曲>的表述【另文详述】),把控“叙述”方向,才显真功夫。

    原创(人文、科技体系根植的土壤),只是东方人的情怀;使用(抢占话语高地),才是王道。

(3)作为(生产知识)起点
    这一起点决定了入手的方法,及生产知识内容延展的方式。

    有人认为:用特殊的方法,试图去理解和解释世界。
    这些“特殊”的具体所指,比较一致的“表述”包括:仔细观察、有限因素互动实验、符号公式化表达等等
    但,这些执行层面的“动作”都无法从整体上把握其“特殊性”。
    把这些所公认的“特殊性”移除,在共有顶端,实则是一套拆分还原论:由整体拆分至环节,甚而直至微小粒子,并抽象化“细部”构成“整体”的“结构”。

    西方人中,的确有一部分人,希望通过这一路径,去理解和解释世界。

2.独创性考察
(1)无父无母的套路百试不爽
    仔细观察、实验、公式化表达,在科学革命时代前就已出现,
    “科学”拥趸们按照惯常的“无父无母”思路,称西方人接手这些方法前为“原始形式”,
    绝不认0到1阶段的人类认知积累对思维进化的影响,把“成熟”方式强行定义做“0”,这类手段在西方叙事轨迹上很常见,
    比如:古希腊是突然出现的事物
引文截图120524
120524古希腊突然出现.png
    试问:从族群、文化(文字)、定居疆域、社会组织方式,这四大传承要素看,说得通吗。

    “科学教”徒的叙事还不能成为左右历史走势的关键,“科学”的影响力有其客观性。

(2)开魔盒涨人气
    在资本势力开“科学”潘多拉魔盒早期,“客观”影响确实把教士团吓得不轻
【参见截图120523】
    教士团依其政治经验想到的不是“堵”(抵制),而是“疏”(教化)。

    “商定界限”成为生产知识动机的第一步,教会办学院就成了这一“商定”,或言“调和”亚里士多德哲学“叙述”方向(尺度)的最佳场所。

    作为“科学”教教徒,他们不屑与包装作“科学精神”的“探索者精神”为伍,抢占话语高地(引领者)才是要务。
    也就是说,基督教会与西方反宗教、反封建领主的势力共同欣赏“科学”的影响客观性,
    他们深知丛林法则(收刮财富)与“科学”释放大自然力量(上帝般的威力)有同时的“客观”说服力。
    都明白“工具”是“手”的延伸,丛林法则比“科学”的威力逊色多了,
    无论是解除认知者防范意识,还是加速吸血速度,“科学”都有上乘表现。

(3)抄袭的智慧
    李约瑟的观点,“十三个世纪从中国学习”。
【参见截图120523】
    李约瑟作了具象化表达,如李约瑟巨著中标记作表8、表9所示.
引文截图120525
120525中国传到西方的技术.png
    斯塔夫里阿诺斯表示“不服”,在其《全球通史——1500年以前的世界》中作了修正
引文截图120526
120526西方传到中国的机械技术.png
    尽管斯塔夫里阿诺斯的“收刮”没有突破个位数,但固化了科学革命时代以前的世界景象:这世界只有两个国家(什么几大文明全是鬼话)。
    李约瑟的表8还有更多看点(如胳膊总是往内拐),另文再议。

    当舆论场还在为梅森学院、永乐大典等关键词酣战时,
    西方学者早对“从1到2”的过程作了(“非培训”、“非手把手”式)社会传播的研究。
引文截图120527
120527抄袭的智慧.png
    抄袭,这词太难听了。
    不同场合,分别使用:思想蒸馏、仿写、激发性传播,更有“学术”气息。
    同样,中国哲学、启示哲学、阿维森纳(注释)哲学、亚里士多德哲学,这四者也是“仿写”传播的典范。
【参见截图120523】

(4)实验、理论的独创性
    本文放弃在这一点(实验流程渐进形态——完备程度)上的争论,依李约瑟论点展开下一环节讨论。
引文截图120528
120528中国讨论三阶段半命题作文.png
    李约瑟认为:问题之结症乃为现代实验科学与科学之理论体系。
    相对于国内知识精英们的研究方法、哲学思想、价值观念、专制政治和教育制度等假说而言,李约瑟抓住了“完备程度”这一要件。
    国内精英们在三个不同历史时期,相关研究无功而返的原因在于“比较研究”中,缺失了同期中西横向比较的细节,以半命题作文的方式,固定一个结论(中国就是落后)泛泛而议。

    李约瑟实验完备说与国内精英各种假说的共同缺陷:从未考察认知思维的作用,及不同认知思维在社会发展史过程中的作用域。

3.两类思维都是构建认知模型
    如前文所述,拆分还原论指:把世界拆分至微小粒子,尝试逆向拼回被拆分物,并表述“原理”。
    显然,这是一类“刨根问底”的思维。

    与之相对,是一类“解决问题”思维,即:对象过于复杂,其拆分尚待时日,“原理”不详,手头只有:探索者精神、工匠实施能力,该如何应对。

    (也许有人会追问:刨根问底不也是为了解决问题吗。
    总不能在“刨根问底”——实物细节全透明之后,拥有上帝视角,才去“解决问题”吧。)

    这,就是一种古老且常用常新的观察、着手解决复杂问题的路径:黑箱模型法。
引文截图120529
120529工具的成熟度[ 箭头].jpg
    用人脸识别过程作实例:无需解剖脸部肌群,采样、建模;使用、优化模型,同样能完成抓“特征”的任务。
    黑箱模型法的主要“精力”用在模型输入端输出端比对差上,而非如拆分还原论,“精力”耗在围绕“原理”的“理论”(本质上乃是一种描述对象实物细节的模型)构建上。
    “黑箱模型法没有理论型表达”显然是病句,只不过侧重于对象的功能性表达。
    这两种观察世界方式,都是“镜像世界”的认知模型。

    而且,分拆还原论体系中,构造“理论”的假说逼近法也有“黑箱”的意义,如:宇宙起源模型。

4.东西方思维的区别
    说清东西方思维的最根本区别,不得不涉及李约瑟之问中,第八问所涉及的问题:
    有机自然观,没有西方意义上的科学理论,为什么西方机械唯物者追了三个世纪还未追上?
    (有机自然观,与,近代科学经过机械唯物论统治三个世纪之后被迫采纳的自然观,非常相似。)
引文截图120530
120530李约瑟问题第5-8问.png
    【李约瑟问题含两块:李约瑟之问(面向中国问题)共十三问;李约瑟自问(面向西欧问题)共两问】

    何谓:有机自然观?
引文截图120531
120531不存在有意识的操纵者.png
    为什么说:西方机械唯物者追了三个世纪还未追上。
    在人文社会领域,西方离不开上帝思维;
    在自然科学领域,西方离不开第一推动力、统一场思维、公式化表达思维。

    很可惜,李约瑟放过了就在眼皮下的中西思维区别的根本点。

    过往,因缺少相应工具,创造出无需实体细节(实相)的黑箱模型法;
    当下,乃至未来,因工具相对匮乏,黑箱模型法仍在主力位发挥作用。

    所以,当下舆论场,特别是在历史、中医等领域的焦点问题是:刨根问底思维与解决问题思维,是不是相互排斥的关系,如何正确处理。

5.历史可以“假设”
    刨根问底与解决问题之间的缠斗正是西方人为其“创新”争名分所必须触发。
    纷争伊始,矛盾的焦点在西欧社会发展内部。
    近现代部分西方人为挣脱宗教思想禁锢;反抗封建领主人生压榨,发现了两个支点:科技、资本,最终在“科学、金融”组合上定型。

    西欧文化作为人类文明进化的副本:做了不同于道佛儒思想主导社会秩序的尝试。
    尽管历史不能“假设”另一条路径,而西方以拆分还原论主导的发展方向(丛林法则+释放大自然能量,作为教会、资本说客),
    对中国文化而言,的确可以视作“历史发展不可能”的另一条路径。

    至此,该话题并未就此完结,有一个更致命的问题等待着拆分还原论:
    大、小宇宙真就如同玩具,是可以随意逆向的吗?


    回《舆论场常见恶趣
继续创作
回复

举报 使用道具

全部回复
暂无回帖,快来参与回复吧
盘楚
论坛元老
主题 598
回复 32
粉丝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