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作为思维的规范化样本——批判“一门针对灵魂的医疗技艺”

[复制链接]
查看2163 | 回复0 | 2024-2-6 10:47: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盘楚 于 2024-3-15 18:35 编辑

1.学科不能承受之重
  玛莎·努斯鲍姆的《欲望的治疗——希腊化时期的伦理理论与实践》载:

引文截图01 01哲学作为疗愈.png
  哲学家们往往赋予了一门学科不能承受之重,一个主体对另一个主体的“治疗”,不过是“拯救”的另一种表达。相对地,佛家指向的主体,追求的是自我觉醒——自性扬去尘染。
  设想一个场景,有人吟诵“时时勤拂拭,莫使染尘埃”、“本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当众人推敲哪一句更贴切时,西方人在一旁问道:镜子是我的还是他的,此刻,还真是败兴得很。
  “莫使染尘埃”中默认有一个“我”,“何处染尘埃”中已然无“我”。前者反映了“我”的修行状态,后者体味到修炼终极状态。
  作为比照,“拯救”语境中,“我”,默认地作为“完美”者,“被拣选”代表上帝援手他者;“救赎”场景中的“我”,祈求“他者”对“自我”援手。
  内求与外求的差别,一眼便知。

2.外取必融入内在
引文截图02 02外求的理由.png
  这明确表达了外求。
  内求者,不是无需外取,而是在外取“相”后,必有一个深加工过程,并,“旁观”“加工”的机理,以厘清“成品”成为(加入)“加工”工具后,前、后差异的层次,以利把控再“加工”的方向。即,外在的凌乱须得内在加工,并,谨防“内在”固化,成为特定“外在”的筛选器。
  他者的“哲学”,再规整,也是“外在”,“哲学”救不了“自我”。“外在”作为一类“素材”,成为“内在”结构的一部分,才能作为疗愈的工具。

3.哲学的上帝视角
  他者的“哲学”作为一种默认的方法,是形成独立人格的障碍。相对的,将“哲学”建设作“公用”方法的企图,不过是上帝思维在作祟。
  这套路,不仅反思维的独立性,更是一种不尊重“内在”必须自洽的,自认为“我”(哲学构建者)高于“他者”的狂妄。

4.哲学作为一种思维样本分享
引文截图03 03是哲学还是心理学.png
  哲学,究竟是心理学门类中的疗愈环节,还是医学中的“情志科”,还是与佛学能有可比性的文化心理学,还是只能高仰的阳明心灵自由之学,还是企欲步尘庄周御风之学?
  是不是头顶“哲学”的帽子,干牧师的活?
  “哲学”作为一种“思考过程”,必须保持分享的态度,宣告曾经到过的“点”位;用结构化、意象化的表达,去展示比书写词汇字面含义更多、更深、更广、更有层次的精神活动,以利有机缘者核验“内在”预估延展方向的可能性,期待他者产生“谐振”,进而打通全新的沟通方式。

5.抢注的广告
  将哲学类比作“医术”不过是想抢先宣告“哲学”作为一种成功的产品,必有疗效。“哲学”作为“名”,是一堆“思维”的集合,并不存在一种称为“哲学”的实体。
  一种方便日常交流的指向性称呼,幻觉成“学科建设”,实为,为“研究”(思维过程样本化)的后续阶段——“传播”(演化异化版本)提供素材。这类“学科建设”意在强化“专业”、“权威”,甚至“正确”,以体现某些人的成就感。
  若此,“哲学”就应当被当作任何他者“思维”审查的对象。

6.西方人的战斗队形
  我并不怀疑“学科建设”者们的“诚意”,但根植于心的上帝思维,使他们成为舆论战炮弹生产的基地,为舆论场提供一种默认的论证前提。
  公众很难深入这间晦涩、森严的“工场”,只能听由“中介”——学术掮客来转述,甚至“演化”、“异化”。恰恰,舆论场却又不喜、很难“越级”反驳那些潜藏的思维定式,于是,“学科建设”便成为“堡垒”建设。

7.幼稚的哲学
  是不是能这样表达:幼稚者们的哲学,或,哲学家们的幼稚。

  作为“哲学”——思维样本的生产者,竟然幼稚到:
  凡有所“发现”就是一种“洞穿”研究对象(日用而不知的自我)的“灼见”,必带光芒;
  凡有所“发现”就是一种“成果”(结论),必利用“学科”招牌予以定位;
  凡有所“发现”就是一种“定律”,必对他者产生“必须使用”的“善意”提醒。
  凡有所“发现”就是一种“神谕”,必是“完美”且有“神灵恫吓”般的不可抗,他者必然俯首帖耳。

  中国人不需要这样的哲学。

该会员没有填写今日想说内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