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楚 发表于 2025-1-5 11:14:57

臆造巴别塔——兼论文本驯化

本帖最后由 盘楚 于 2025-1-19 09:28 编辑

一、西方现代印刷品的价值
【引文截图00】
    标称“世界史”的这类著作,我将它们归为一类特别的物种:西方现代印刷品。
【引文截图01】
    引文截图中短短七行文字,包含了三种类型的素材:状态勾勒;散文表达;虚构叙述。
    环境状态勾勒中,看似起步于客观。
    散文般结论表达中,第一感是:适合人类生存吗。
    作者没有用考古资讯来填补这一疑惑,很是自信地转向“神灵”话题。
    绝活来了,砖石塔楼的外观“金字塔形”质朴地来源于“自然环境”——高地,让“圣灵”地气满满。
    最后一句,让此前关于生存环境的恶虐,在自视“圣灵劳动力”的人们面前化为乌有。

    西方现代印刷品的价值在于,自证:文本驯化。
    这里“文本驯化”,并非指“文本”意涵导向的舆论结果。
    而是指,将土地、洪水、干旱、砖、石等“客观”;神灵“非客观”素材;及人的活动——建塔、劳动,组合成“历史”画面,并在“画面”上涂抹心怡的色彩。
    这一“创作”也非一次性完成,是否有待深入“驯化”,得看舆论效果有怎样的反馈。

二、圣经中怎样写
    很难说,经过驯化的文本,一眼就能看透。
    可以说,选择:相信与不相信,就一定看不透。
    肯定地说,查证让审视成为抵达第一现场的标准流程。
【引文截图02】
    或许有人要责问,为啥要依据圣经。
    我所反驳的言论,其依据是圣经,当然不能由“虔诚者”想说啥就是啥。
    从反驳策略看,也应站在对手方“相信”的素材的角度,去审视其自洽度。
    经查证,“虔诚者”们果然不虔诚,他们竟然无视“停工不造那城”(they left off to build the city)。

三、西方考古学的起源
    也可以这么看,西方人是不屈的,他们就是要造那城那塔。
    那城那塔没造,怎样“再造”,探险家角色该出场了。
【引文截图03】
    探险家心态,是猿类下树后真实的写照,这一心态在人类幼童期也能观察到。
    不停地探查周边环境,视其为“好奇”,不如视作:预防危险与探查资源。
    探险家毕竟是人类,成就感是第一位的,估摸着巴比伦(意译:变乱)的地理位置有个大概就行。
    探险家毕竟是成人,成就的细节要充分,“菱形洞”的功能推测也是必须的。
    探险家劳沃尔夫哪里有“错”,简直就是心想事成。
    谁说劳沃尔夫的游记缺乏准确性和科学性,这不是,巴比伦塔庙的遗址最终还是得到确认。
    至于西方人确认塔庙的学术细节,不再会有人追问。

    被追问,会很难受,得有个权宜之计。
【引文截图04】
    亚历山大下命重建,的确是个好主意,再追问,就是毁了。
    壮志未酬身先亡,更妙,还是未有建成。
    把亚历山大与犹太史扯在一起,这类小说般的戏剧效果,让“建或未建”的追问压力稍有减轻。

【引文截图05】
    从口述历史的角度,用关键词解读圣经文本,可能是:
    洪水(族群被迫前往高地);
    往东迁移(洪水退去,寻找水源);
    遇见平原(采摘、放牧)。
    这些不难相像。
    从“洪水、平原”关键词,部落时代的族群自然会联想:筑居所的台基,而非什么城和塔。

    这里的文本结构能看到,西方现代印刷品在临写圣经旧约时,也有相当的模板功底:状态、散文、虚构。
    只不过,关键句“停工不造那城”被大胆地舍弃了。

    探险家的文物价值兑现过后,公司、政府角色也该出场了。
【引文截图06】
    英、法竞赛争夺文化解释权的前奏,当然需要“东挖几下,西挖几下”。
    不出意外,“公认”这词,比洛阳铲更省心。

    没想到,【引文截图04】中的“重建”段子竟然还有前传。
    亚历山大命令铲平“可能包括相毗连”巴别塔的说法,甚是绝妙,不确定中带有几分确定,后世文本就放心引用“确定”的成分吧。
    所谓“重建”后没有宾语,道具人亚历山大拟重建的,是否是巴别塔,已不再重要了。

    文本驯化:让历史叙述逐步修订为篡改者心目中的样子。
    西方考古学就这样成长起来。

四、诠释的流变
    将建筑台基(离地面更高),转述作离天更近,不可谓不客观。
【引文截图07】

    在西方现代印刷品中,被嘲笑与嘲笑者同样如此执着于“唯物”。
【引文截图08】
    被嘲笑者:离天越近,即距天堂越近。
    虽然根子在唯心,外表却必须是“唯物”。
    基歇尔作为嘲笑者:就顺着被嘲笑者的思路计算,看似站在对立面反驳,否定造塔臆想。
    但,仍停留在造塔的可行性层面。实则,规避了对人类真实活动的考察,特别是有大洪水经历的族群生活足迹的实证。

五、华夏族群实践
    同样是经历过大洪水的族群,华夏大地的人们在后来者们的努力下又活了过来。
【引文截图09】
    5300—4500年前的屈家岭文化区中,熊家岭水坝被发现。
【引文截图10】
    5300-4300年前的良渚文化区中,11条堤坝构成的水利系统被发掘。

    据地势,主动防洪灌溉系统需要人力修建、维护。
    而,依水网密布,自然吐纳能力,更是临水不靠水的智慧总结。
【引文截图11】
    3500多年前的盘龙城遗址,系商代早期城市遗迹,
    城市突出的功能是青铜铸造,需要水供应充足,又要顾及运输便利。
    选址当然是在理想的湖、小河、大江的体系链末端。
    族群定居,绝不是突发奇想,从以上三遗址,窥见一斑。

六、大一统的基石
    当更多细节重新活出来后,发现,盘龙城遗址与中华大地上其它地区间的差异与相似。
【引文截图12】
    从1954年发现遗址,至2016年发掘成果丰富,这里挑几件看看。
【引文截图13】
    盘龙城遗址中,绿松石镶金饰件,
    向北找找有没有近似物件,用蚌壳摆放的龙虎;
【引文截图14】
    盘龙城遗址中,这件云纹青铜残片,
    向东找找有没有相仿物件,用青铜或玉质的云纹器物;
【引文截图15】
    盘龙城遗址中,这件青铜面具,
    向西找找有没有相似物件,同样用青铜制成的面具。

    原来,这片大地上的族群早已紧紧拥抱在一起,无论地域跨度,还是时间跨度,交流与传承。

七、西方人忙啥
    建不了巴别塔,将巴别塔作为符号升华一下总可以吧。
【引文截图16】
    近代,终于老天有眼,找到了两个憋足的武器:科学与资本
【引文截图17】
    这两武器憋足在哪,恐,本篇是挤不进来了。给出结论,还是有必要的。
    科学,作为观察世界的方式之一,看似“探索”的“科学竞赛”实则是潘多拉式释放自然力量的翻版,继续上演丛林法则(以暴制暴)的戏码,好在,科学思维的构想是一项永不可能完成(分拆还原)的任务。
    资本,作为经济活动的润滑剂,下线在于其是否为大众提供实用的商品;其上线在于是否被控制者赋予社会性(卢麒元概括为:人民性)。否则,其收刮财富的能量轻易就能被释放。
    最终,还是要看双刃剑掌握在哪些人手里。器失序而无以成形,更无以为道。

    早期,西方人并不知道科学与资本的能量巨大,无论是正向的还是负面的,所以,文本驯化仍是第一要务——教化其先辈。
【引文截图18】
    此刻,被驯化的“亚里士多德”已被驯化了好几轮了。
【引文截图19】
    好在,还有西方严谨学者记得“亚里士多德”最初的名字:启示哲学。

八、西方拿什么保底
    既然西方与世界大同不走一条道,还有路吗。
    在中国六代机首飞后,抖音中关于“深空探索”的推送多了起来。
    在我看来,这些推送所意图表达的——西方科技领先的陈词滥调已无新意。
    反倒是,分拆思维下,大宇宙、小宇宙被拆的份额有多少,能还原成造福人类的全景拼图进度为多少,这些疑问的刻痕越来越深。

    不得不强调的是,科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地位来源于——技术壁垒与科技霸权。
    不是有人常常用李约瑟第六问冒以独立思考吗,
【引文截图20】
    完整地看,李约瑟之问(十三问——面向中国问题)、李约瑟自问(二问——面向西欧问题)算不算独立思考。
    正如李约瑟自问所言:
【引文截图21】
    只是黑公知心知肚明,而选择性忽略。

    同类无需答案的问题,金融游戏又将中国人的劳动成果收刮了多少。

    舆论攻防中,反而又多生出一个疑问,科学与资本,这俩憋足玩意锚定“文明”,人类还有未来吗。
【引文截图22】
    依殖人贵族所言,科学是宗教活动的一支?
【引文截图23】
    依资本家理论仆从所言,看不见的手真就看不见?

【引文截图24】
    单纯逐利,这只被刻意包装作“看不见的手”,不能因为“不打算促进公共的利益”,就“打算”躲开人们的视线吧。
    卢麒元将健康资本的这种社会性(国家规范下有目的地促进公共利益)概括为:人民性。

    时下,维基百科“六代机”词条的风风雨雨,新鲜上桌。
    一旦,科学与资本(金融)两面性,被刻意隐藏不下去了,西方保底的手段还是:文本驯化——臆造巴别塔。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臆造巴别塔——兼论文本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