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楚 发表于 5 天前

遥瞰古埃及08——古埃及人色盲吗

本帖最后由 盘楚 于 2025-1-18 19:22 编辑

一、缺少元音带来的困惑
    通常的理解,古埃及文字(图画)不是挺象形文吗。怎么划归为辅音-音素文字,而且还是“过渡”(混合类型)。这里带大家潜潜水。
    按文字本身的特点定位,苏美尔文字体系、埃及文字体系均系中间类型(混合类型)。
引文截图01
    如果认可当下古埃及文字破译识读体系,那么,圣书体词干以三辅音字符为主,即,辅音发达(或言复杂),部分原因是圣书体中没有产生元音字母。
引文截图02
    回顾一下,此前曾展示过的三辅音字符,hrw三辅音间插入两个元音字母(a、e、i、o、u)的(合理)组合会有多少。
引文截图03
    如果精通一门语言,且熟知一个词汇的出现场景,缩写好像不是问题,如gdns(没出现元音字母),只会理解作“园圃”,而不可能是“善良”。
引文截图04

    未破译圣书体的条件下,法老图坦卡蒙的识读,就产生了“随机(随意)”书写。
引文截图05
    读音相对于识意,并不显得那么重要,但,(辅音相同,元音不同)相近的拼写怎样区分(确认)其确切含义,却是个大问题。


二、识读的窘境
    回顾字符组合实例中,限定符“鸭子”。
引文截图06
    “鸭子”不作限定符时,有“……之子”的含义,还有“sa”的发音。
引文截图07
    加之,“鸭子”有B7、B8两种区别不大的图案。
引文截图08
    因而,现有称之为“商博良体系”的识读规则,不说是一场灾难,也能称得上“人工痕迹”严重。

    可以认为,通过当下已有(暂不论真假)“考古”样本(应用场景)统计,反推的所谓“破译体系”,有待再验证。

    重要启事:通常称作“商博良破译体系”的识读规则并不是商博良的成果(另节再详议)


三、古埃及语何来大一统
    古埃及人色盲吗,或者,古埃及人根本没见过大海。
引文截图09
    所谓破译体系,只要有一处解释不通,还能算“破译”吗。

    若把圣书体的方言音素考虑进来,难度指数又会增加多少。
引文截图10
    更因,圣书体本该有一个动态发展过程,考古发现又好似一个“随机”取样过程。

    即,把圣书体的识读用一个“统一的规则”来翻译,可信度本就不高。
    无怪一些研究者称缺元音字母的辅音文字体系是:画谜。
    猜不猜得准,难说。
引文截图11
    这才有【引文截图09】中出现的现象:
    绿色怎样转蓝色;动词前置的意义不明;形容词(绿色)对象不明,等等自诩“破译成功”绕开的诸多问题。

    依“专业性”,有人硬说自己已经能读懂(一部分)也不是完全不能接受。
    但,用“读懂”来任意诠释古物,甚至是假文物(回顾:圣经年表捍卫者),就应当揭露这类欺诈行为。
引文截图12

    尽管圣书体识读有相应难度,但,圣书体出现的年代判识会更难吗。
    即,圣书体出现在第五王朝时代(公元前2494~前2345年),这说法靠谱吗。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遥瞰古埃及08——古埃及人色盲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