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树上的藤曼——从剪刀的“成长”看文明的支撑点

[复制链接]
查看2041 | 回复0 | 2024-1-2 16:43: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盘楚 于 2024-3-13 19:57 编辑

  从剪刀的发明,可以豹窥支撑文明体系无数个点中链状结构。
  《丝绸之路——中国-波斯文化交流史》阿里•玛扎海里著 耿昇译 新疆人民出版社 2006.10.
  这部研究专著的第15章注释(8)(页273~276)很长,其中一节探究了剪刀的“成长”过程。
  作者以“剪刀似乎是中国人的一种发明”切入话题。
引文截图01 01近似词埃及人.png

1.误写也能如此奇妙
  奇妙的是“剪刀”经由蒙古文翻译为阿拉伯文中产生误写问题,与近似词“埃及人”相混;在土库曼语中,竟衍生出“印度的”含义。由于单词的翻译及演化过程复杂,作者并未在词汇的源出上徘徊,对“印度”剪刀辨识后的结论是“没有一把真正的裁缝剪刀”。这样,“剪刀”,由词汇溯源,转而作为一种文化的考察正式开始。
引文截图02 02核对文物.png

2.工具的非物理意义
  作者查阅了巴黎国立图书观汉文藏本、《中国历史参考图谱》、《库曼语辞典》、《突厥方言辞典》等文献中与“剪子”相关的单词,发现在融入了“力气”这一含义后,“剪子”才发展出“裁缝们的剪刀”的含义,也就是说,“剪”由动作“断”的物理意义,开始向有技术内涵的方向扩展。

引文截图03 03更接近的表达.png

  作者写道:
引文截图04 04钳子.png

引文截图05 05双刀.png

注意到这一追溯过程的时间点(13世纪)和族群语言(波斯文),“剪子”由“蛮力”发展为“巧力”。

3.技术需要反复传播
  可以看出“巧力”的含义是出于裁剪术精细控制的需要。同时,一种实用技术的落地未必就能“落地开花”,需要不断地“传播”,反复“宣告”其实用性。为何如此,答案在本文最后揭晓。

引文截图06 06二次传播.png

4.由遮体到艺术

引文截图07 07口袋.png
  也就是说,人类早期的长袍、斗篷都是没有裁剪术的简单缝制。
引文截图08 08陈腐的名称.png
  此处引文有三个要点。一是,裁缝术的源出;二是,裁剪术成为制衣主流;三是,定义了“西方”。
  作者并没有止步于词汇的探究,转而引入了诗文文献的考察。

引文截图09 09华美的作品.png

  显然,“使剪子的人”的作品开始与“华美”挂钩。

5.文明化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引文截图10 10衣服保管人.png
  神奇的“使剪子的人”舞动着飘逸的“衣裙”,沿着行业链,衍生出“服装养护”,不出意外地延伸到了交际场。
  诗文似乎在吟唱:躲猫猫。
引文截图11 11丰富的衣橱.png
  这里可看到依时序的传播路径:中国—中亚—西欧。
引文截图12 12五斗橱.png

6.衣橱中不严肃的人
  衣服保管人有了新身份。
引文截图13 13风流少年.png
  “五斗橱”跳跨入人物属性的描述。
引文截图14 14十日谈.png
  至此,“剪子”作为一个点,攀援着文明的结构,沿着多条成长链,描绘出一幅族群生活的画面。
  (产业预备环节)冶铁↔(切断)剪子↔(缝衣工)缝制↔(巧力)双刀↔(使剪子的人)裁剪术↔衣服保养↔衣箱↔(榫卯木工)五斗橱↔衣橱中的丈夫。
  西方属性的链环节:缝衣工↔双刀↔衣箱↔衣橱中的丈夫,很难说是一种独立的存在,犹如大树上的藤曼。

7.文明延续的答案
  技术需要反复传播,为何,种子需要合适的土壤,技术点需要行业链的举托。当然,藤曼也能卡脖子,得看大树粗壮是否屈服。


该会员没有填写今日想说内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