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搬运]农业起源与社会转型的三种模式 —以中国北方、西亚与墨西哥高原的比较为视角 *

[复制链接]
查看1906 | 回复0 | 2023-12-12 15:54: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农业起源与社会转型的三种模式—以中国北方、西亚与墨西哥高原的比较为视角 *http://kaogu.cssn.cn/zwb/xsyj/yj ... 106399668027493.pdf

考古证据表明,农业起源与扩散,并非是一蹴而就的“革命”,而是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通过跨区域比较不同地带农业起源模式,探讨相关经济、社会因素如何相互作用推动农业经济的出现与发展,有助于我们在世界史前史的宏观框架下更清晰地认识我国史前农业起源的特征。
本文拟考察定居生活方式的建立与农业生计发展过程之间的关联,探讨西亚、墨西哥高原、中国北方农业起源与社会变迁之间的相互关系。定居生活的出现与发展,常伴随着社会组织模式的重大变迁,可作为观察社会转型的重要视角[1]。驯化动、植物资源出现的时间节点及其在整体生业资源中所占比重,则有助我们判断从狩猎采集经济向农业经济的发展过渡阶段。西亚、墨西哥高原与我国北方地区,是世界上重要的3处农业起源中心,也是考古工作开展较为充分的地区,为我们复原史前栖居模式与定居生活发展过程提供了基础。
西亚、中国、墨西哥比较研究.PNG
比较,西亚地区定居生活的开端与社群规模的扩大先于动植物资源的驯化。在墨西哥高原,定居生活与村落社会形成于较成熟的农业经济确立之后。在中国北方,定居村落出现在粟、黍资源初步驯化之后、成熟农业建立之前。
跨区域的对比研究显示农业与定居各有自身的发展脉络,却又存在密切交织的关联。首先定居生活出现的前提并不绝对依赖农业,只要人群能够对局域范围内的资源进行集约化利用,保障充足食物供应,即可实现定居。因此,在野生食用资源分布最为集中的西亚地区,定居生活出现的节点更早。然而作为资源集约利用的一项重要策略,农业经济的产生与发展,也会对定居生活的发展产生推动作用。农业生产可在有限空间内为人们提供更多食物来源,弥补野生食物资源因分布稀疏或过渡开采而导致的不足。因此虽然定居生活出现的时间节点不同,但伴随农业经济的发展,西亚,中国北方、墨西哥高原的定居化程度都逐渐加强,定居社群的规模不断扩大,定居化的生活方式也从局部地带扩散到了更为广阔的地区。
而定居生活的发展,也会为农业经济的发展提供推动力。虽然中国华北与墨西哥高原的案例表明作物驯化可在流动性的生活状态下进行,不必然以定居生活为前提,但定居生活似乎加速了农业发展的进程。本文所述的三个地区,早期的驯化迹象均发现于距今1万年左右,但在定居生活发展更早的西亚地区,从萌芽向成熟农业体系的转变历时更短,而在较晚出现定居的墨西哥高原,农业取代狩猎采集经济的过程也更为漫长。定居生活可为人们提供稳定的栖居环境,更好地照料栽培作物的生长,同时又限定了人群活动范围,刺激了人口的增长,使得社会群体更为迫切地需要去提高局域范围内的食物产量。当人们无法通过强化采获野生食物资源以满足食物需求量时,发展与扩大农业生产便成了首选之计。此外,定居生活引起了社会组织方式的重大转变,人们需要通过宴飨、仪式、经济再分配等手段强化社会互动,从而导致对剩余食物资源生产的更大需求。

该会员没有填写今日想说内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