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基金会首页
文章
导读
论坛
历史基金会论坛
百科
每日签到
历史管理局
»
论坛
›
西史辨伪
›
伪史
›
查看内容
0 评论
0 收藏
分享
乔装打扮古希腊08——古希腊人在希罗多德文化圈内的角色
盘楚
发布于 2024-1-14 09:27:26
阅读 2193
查看全部
本帖最后由 盘楚 于 2025-1-19 10:05 编辑
一、希腊人对外来者的态度
R·H·罗宾斯在《西方语言学史》中,起音高调:希腊人在语言学方面是欧洲人的先驱
引文截图01
收尾却颇有点不知所谓:bárbaroi……也许表明了希腊人的态度。
这态度,是尊重,还是蔑视,更或是木讷。
二、古希腊的戏码
凡读过希罗多德《历史》者,对“bárbaroi”并不陌生,显然,是希腊人对外来语模糊拟音,且不求甚解的态度。所以,高调中的“欧洲人”这时在哪儿啦,所谓:西方史或者西方某某领域史之类,一般都是羞于提及古希腊在“当代”历史场景中的真实地位。
但,这类西方史文笔又偏偏不情愿放过希罗多德《历史》中其存在感。
那么,就有必要看看,希罗多德关于“讲话无法听懂的人”的完整叙述:
引文截图02
“不久,鸽子就可以讲人话了,那是因为那位妇女学会了说他们听得懂的话”
被人拟音戏称鸽子、蜜蜂的黑人女祭司,很快学会了当地语言。并,掌持着当地人拜神、占卜,的确是古埃及人手把手传授了聚集族群的高级文化样式。
三、在古埃及的角色
把镜头切至古埃及,又是何场景。
引文截图03
显然,“异邦人”的“过火”行为,只因他们是祭拜活动的参与者、模仿者,而非祭司这类主持者,或者,长期在原创环境中的熏染者,那样领会一举手一投足的仪式内涵。
一些西方学者在西方史或世界史中用“古埃及希腊社区”输出古希腊存在感。但,很少有汤因比直白。
阿诺德•汤因比在《人类与大地母亲》中载: 出口业务之一,便是输出希腊雇佣军。
引文截图04
在希罗多德《历史》中可查到希腊雇佣兵的一些细节,参与攻打埃及人的一支雇佣军。
引文截图05
根据上下文,引文中的“埃及人”是指哪些反叛的埃及人。所以推测,希腊社区的规模不会太小。而希腊社区中另一个“大”职业就是教师。
引文截图06
从中看出,古埃及作为希罗多德文化圈早期的核心文化区,的确与“bárbaroi”态度的边缘文化群体有着非同凡响的包容并举的文化智慧。
四、问个为什么
在古埃及人(引文02中)“妇女学会了”成为主持最高文化活动的人;(引文06中)“孩子学会了”中,成长为翻译界的开山者、领军人物。
古希腊人在拜神集会上学到了点皮毛;学会古埃及语去当雇佣兵或教师。较之于古埃及人的差距,古希腊人是否“问个为什么”。
而现代西方人学到了啥,恐,只学会了古希腊人一向表现:吹牛。观吹者们又是否“问个为什么”。
五、希罗多德文化圈中主角的流变
俾德利克·赫罗兹尼《西亚细亚、印度和克里特上古史》中结论清晰:印欧人中只有米提人和波斯人曾创造了西亚的历史,并建立了自己的独特文化。
引文截图07
也应注意到,与希罗多德《历史》一样具有威胁古希腊谎言作用的文化明星。赫罗兹尼作为克里特乙种线条文字识读成功者,提出了一个的词汇:赫梯。
正因现代西方人埋下了“印欧人”这颗毒钉,不少人对“赫梯”有反感。但试想,无论是否赞成“印欧人”这种归类法,不恰恰说明,现代西欧文化的根在西亚吗。
“人类”接力,除了文化高地的承袭(由南向北的传递纹理),当然还应关注血脉的传承(由东到西的传送纹理)。
引文截图08
一堆作品把古希腊、古罗马硬塞在一起讲述,作为一个具文化、血脉双重意义特殊的点,在罗马建城的人认的祖是特洛伊英雄。这前前后后有古希腊什么事吗。
继续创作
回复
举报
使用道具
分享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千斤顶
照妖镜
上一篇:
【搬运】知乎-芳华人生:西方考古的碳14、热释光、光释光等测年数据
下一篇:
乔装打扮古希腊09——识读线形文字B的传说
全部回复
暂无回帖,快来参与回复吧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本版积分规则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盘楚
论坛元老
主题
541
回复
32
粉丝
0
加好友
发私信
黑夜模式
快速发帖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